Language
计划投资1005亿元,北京城市副中心2024年实施435个重大项目!

发布时间:2024-03-14 浏览:19920 次

2月27日,2024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举行。记者从会上了解到,今年,城市副中心将继续保持千亿投资规模,2024年实施435个项目,总投资预计6658亿元、计划完成投资1005亿元。城市副中心正由“生机勃发”迈向“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”新阶段,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样板。

微信图片_20240314090656.jpg

加快首儿所通州院区等项目建设

北市市通州区委常委、常务副区长王永杰介绍,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安排“千亿投资重大项目”435个项目,总投资预计6658亿元。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1005亿元,其中续建项目180个、新开项目184个、优先储备项目71个。

具体来看,基础设施领域项目231个。力争实现东六环入地改造、厂通路、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完工,加快温潮减河工程、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工程、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建设进度,力促春明路、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先行启动区等项目落地开工,以基础设施加速布局,持续拓展城市框架。

民生改善领域项目76个。力争实现安贞医院通州院区、路县故城遗址工程等项目完工,加快首儿所通州院区、人大通州新校区、北苑家园中心、体育场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进度,力促工人文化宫、北京第一实验中学、文旅区幼儿园等项目落地开工,以惠民实事为要义,持续释放“民生温度”。

产业领域项目128个。力争实现北规院业务综合楼、台湖图书城提升改造等项目完工,加快张湾环球奥莱小镇、首旅总部、西工大北京研究院、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度,力促海昌海洋公园、宋庄青年艺术家工坊等项目落地开工,以高精尖产业“筑巢引凤”,夯实城市经济底盘。

推26条措施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

“我们将拿出10亿元产业扶持资金,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,50万平方米新型产业空间,从资金支持、空间供给、营商环境、人才服务等多维度,全方位助力企业在副中心行稳致远,共享城市副中心发展红利。”通州区委常委、副区长吴孔安介绍,立足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新阶段,今年,通州区统筹区级优质资源,开展产业支持政策完善提升工作,优化提升了“1+N”产业政策体系,制定了《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“《若干措施》”)。

《若干措施》分为6个部分,包含26条措施,主要围绕产业集群化、创新化、生态化,提供空间、人才、金融保障等方面。其中,为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,着力强链固链,通州区将对新增产业链头部企业最高按年度区域贡献的70%给予扶持,对存量产业链头部企业最高按年度区域贡献增量部分的70%给予扶持。对产业孵化平台,将给予连续三年每年最高1000万元支持并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。

《若干措施》突出推动产业创新化发展,坚持科技引领。吴孔安介绍,副中心将鼓励企业以研发促创新,按照研发投入情况,每年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,根据成果产出绩效,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;鼓励企业以数智促创新,对获得“灯塔工厂”称号、国家级“智能制造标杆企业”示范称号、北京市“智能工厂”和“数字化车间”示范称号的企业,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;鼓励企业以平台促创新,对首次获得国家级、市级认定的,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;鼓励企业以引优促创新,对新认定或新迁入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、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、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,最高支持300万元;鼓励企业以绿色促创新,全面推进企业绿色化转型,对相关行业企业最高给予300万元支持。

每年释放超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

在产业空间方面,《若干措施》也给出了实打实的保障,保持创新供给。为了让好项目“有地可落”,副中心将加大产业空间供给,每年释放不少于50万平方米的功能复合新型产业空间。企业可以通过弹性出让、长期租赁、先租后让、租让结合等方式获得产业空间。依托集体土地入市及统筹利用、楼宇分割销售等政策,多种模式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保障。

产业资金方面的保障诚意满满,将实现金融助力。《若干措施》明确,将积极发挥产业引导基金功能,聚焦基础设施和“6+3”高精尖产业领域,构建“1+6+3”的产业投资矩阵。“1”即政府引导基金,“6”即六大产业子基金,“3”即三大未来产业子基金,强化细分领域产业链组合投资和布局。

“我们将用足用好副中心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,支持设立重点产业子基金。同时,我们推动私募基金健康发展,给予管理人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。”吴孔安说。

人才政策升级为“运河英才计划”

城市因产业而兴,产业因人才而强,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。为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,助力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,副中心人才政策全面升级为“运河英才计划”。通州区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孙学伟介绍,该计划面向在副中心工作或有意向来副中心创业的人才群体,按照运河杰出人才、运河领军人才、运河青年人才分层次予以认定,在资金奖励、引进落户、人才安居、子女教育、医疗服务等方面精准给予支持。

同时,为人才发放数字化“运河英才卡”,集成政策咨询、政务服务、金融商务、文化旅游、生活出行等各项人才服务,作为全市首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服务卡,将以“智能、绿色、安全”为理念,打造多元文化融合、多维服务集成、多方资源共享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。此外,今年副中心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为契机,同步启动“通武廊”区域人才一体化服务计划,持续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。


来源:北京青年报



官方微信